黄邦谦 温州企业家的领军人物
2014-11-07 14:41:44 来源:中国影响力 浏览:3456 打印
    
黄邦谦,1961年出生, 温州乐清人。 优秀产党员,浙江省乐清市政协委员,全国优秀企业家, 北京众人众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众所周知,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历来独树一帜,而其中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温州模式”, 更是被人津津乐道。温州企业家精明的头脑和 独特的经商之道使他们成为众多行业的佼佼者,黄邦谦就是温州商人的代表人物。 他作为温州商人的代表人物, 凭借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 神 ;不等不靠、 闯荡天下、 四海为家的开拓精 神 ;敢于创新、 善于创新的创造精 神, 在商海中打拼, 最终成为行业的领航者。
 
       他说话慢条斯理脉络清晰,自信而幽默的话语中不时发出智慧之音。见人总是笑呵呵的,谈笑风生,不拘小节,以诚待人,充满无限的活力,并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正是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从一无所有的农村铁匠成长为全国优秀的企业家,在北京的商业圈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回望自己走过的创业之路,黄邦谦却笑着说:“我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也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我以诚待人,讲信用,所以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能够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大家也很愿意和我一起做生意,我想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吧。”
奉献爱心 把幸福传递给更多人
    

黄邦谦参加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捐书助学”活动捐赠仪式
 
       黄邦谦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致富后情系家乡父老,一直致力于家乡慈善事业,同时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为造福家乡,为了家乡的尽快发展,黄邦谦在浙江长峤希望小学、雁芙乡中心学校、乐清师范学校,以及芙蓉镇铺路等这些造福家乡事业的建设中,捐款出力,多年来没有间断过。1998年南方闹水灾,捐了几千件衣物赈灾,2003年抗击“非典”捐款5万多元,2006年浙江台风灾害又捐一万多元。2006年12月为配合光彩文化阅读工程,送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倡议发起文化扶贫,主动联合10个企业,每年赞助100万元,用于支持全国重点贫困县、乡,建图书馆、文化室,并计划坚持10年不间断,已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成为第一发起人。

      2005年9月的九江地震黄邦谦的救灾车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一线。2007年9月10日捐赠50万元图书给张家口市教委,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当天即向灾区捐款10万元。多年来,逢年过节,黄邦谦回到家乡,他总会看望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减轻社会压力。

      谈到做公益,黄邦谦很低调,他说:“做为一个企业家真正做到纯粹的成功,并不容易,因为成功包含的意义很多,企业发展、个人修养、社会贡献等等,成功我不敢说,但我至少是个‘重义守信’的人,我一直记得并履行着父亲的这个四字教诲,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作为企业家,要对企业和员工的发展负责任;作为生活在社会上的人,要对社会公众和环境负责任;作为朋友,要对伙伴负责任。我深深感到企业家的责任压力。企业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把企业做强做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企业家的经济责任。”
守法、自律、诚信,创造好的经营环境,打造社会形象良好的品牌企业,是企业家直接的社会责任。企业家的责任还体现在取之于社会,反馈于社会,通过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资助各类公益活动和弱势群体,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做贡献。这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三个层次。在家乡以及其他贫困地区拿出几百万修桥铺路、兴建学校、抗洪救灾、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都是应该做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幸福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今年52岁的黄邦谦,已经做了爷爷的他,仍然坚持学习丰富提高自己,孝顺长辈,弘扬传统文化,闲暇之余,钻研《国学》。父亲80多岁了,一生最大心愿是所著的《读诗漫咏》和所编的《乐清历代诗词》能尽快出版。为了让父亲能够早日实现愿望,黄邦谦前后奔波忙碌。目前,这两本书都已经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苦难经历 成为他创业成功的精神财富 
 
         黄邦谦出生于乐清市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黄仕华曾是乐清师范学校教师,他对诗词颇有研究,是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1957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偏僻的山区务农。

      1961年春天,黄邦谦出生。小时候家庭很贫穷,生活较为艰难,学习之余,黄邦谦还经常帮家里放牛、割草、砍柴以及所有耕种类的农活。他不仅懂事,而且聪明,小学毕业考试名列全班第一,可以说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读书苗子”。因父亲被打成 “右派”,小小年纪的他也被迫辍学,回乡务农。后来在村里人和老师的帮助下,他才有了在村里一所中学继续学习的机会。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他,初中毕业后,目睹了家中的困境,想到一个“右派”的儿子即使继续读书也不可能改变身份命运,不如尽早学个手艺减轻家里负担。17岁那年,他经人介绍到南塘拜师学打铁,于是当起了铁匠,柔弱的双肩承担起生活这一重担。南塘的这段打铁经历,也是他刚毅不阿的人生品格锤炼的开始。

      每天,他在火红的土制炉边,抽着嘎吱嘎吱作响的大风箱,当钢铁被烧得像中午的烈日般红中透着白光时,他便和师兄们一起抡起18磅的大磅铁锤照着师傅的指点挥舞。在“叮当”、“叮当”……一声声脆响,在天天汗流浃背、一身灰尘中,他炼就了一副结实的身躯和坚强的毅力。

      当被问及打铁日子苦不苦的时候,他掀起裤腿指着伤疤说:“这就是当时打铁烫伤的,不过那时候也没想那么多,只要能有一口饭吃,帮家里减轻一些生活负担就很满足,但回想起那时的生活,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创业都有很大帮助,不仅炼就了强健的体魄,也培养了钢铁般的意志,正是这段打铁经历,使我不管做什么工作总能比别人更能吃苦,在创业的路上也敢冲、敢博。”

      黄邦谦不仅会“打铁”,还能锻造螺丝标准件,还会油漆。因为在读书假期的时候,他就经常帮三哥黄维仁做油漆。一年左右黄邦谦学“打铁”出师了,由于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就帮三哥在乐清房管局西门宿舍做油漆,每天涂涂抹抹。油漆是粗活,但也是细活,有很多的技术要求。他一直坚持埋头苦干,每天回来总是腰酸背痛,身上漆斑点点,这样一直坚持干了好几个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父亲黄仕华得到平反,又在乐清师范学校当起了古典文学教师。这一年,黄邦谦作为家属临时工,在乐师做起了油印考卷和有关资料的工作。在阴暗的房间里,他推去拉来,经常忙得满头是汗,最多时需要印几千张。一天下来,他就能赚到一、二元钱。

      1979年,在甘肃敦煌做油漆工作的三哥写信过来,说那里的油漆活比较多,酬金也比较高,建议邦谦一起去做。经过几番周折,兄弟两终于见面,开始起早摸黑去户上做油漆活,由于他们干活勤快,质量好而且价格适中,生意做得很火。每户都按先来后到的顺序轮流,兄弟俩忙得不可开交,每天能赚上二三十元钱。苦是苦,但数着一张张崭新的或满是油腻的人民币,他们却有说不出的舒畅。兄弟俩计划再多赚些钱,能减轻家庭的困难。于是在合作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后,听说青海昆特依盐场有生意时,黄邦谦便和三哥分开,辗转到达盐场,在那里做了一个月工后回到柳园。后来他又在甘肃一矿区做油漆活儿,半年左右,黄邦谦赚了三千元左右的“第一桶金”。

      1980年春天,黄邦谦和大哥黄邦忠一起到青海省冷湖油田做油漆活,做了八个多月,又赚了好几千元。当年10月份父亲从乐清退休,黄邦谦“顶替”,进入学校做起了总务工作,负责电工、木工、油漆、采购等,他忙得不亦乐乎,并受到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好评。后来他又承包了校办工厂,出去跑业务,成了“万元户”。

      谈起过去的经历,黄邦谦非常怀念,他说:“外出闯荡西北的经历,让我在独立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在学校的八年,虽然我不是老师,但天天跟老师在一起,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那段艰难困苦的日子,使自己对人生、对财富、对友情和对亲情有了更深的理解,更为我创业的一步步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自己人生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锐意进取 勇当行业领头羊


      
      1988年,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的年代。28岁的黄邦谦放弃了学校的“铁饭碗”工作,闯荡商海,来到北京。他发现,许多老乡在北京承包柜台赚了钱。以前没有 做过生意的黄邦谦最初的想法简单而干脆,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他先在前门大街亿兆百货商场包下了三个柜台,代销老乡做的女装和大衣。想不到生意也很 好,四五个营业员和他都忙不过来,一天的营业额都有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没有投入多少钱,没有多少风险,黄邦谦尝到了初闯商场的甜头。

      1990年春 天,黄邦谦来到了上海。他认为,作为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上海具有辐射面广,商业气氛浓,信息流通快等优势,而且当时在上海进行服装生产的老乡并不多。他选 择了上海吴淞港口一个单位闲置房做皮衣,自产自销。3台缝纫机3个师傅做的皮装被他送到百货商场进行批发。但由于刚开始生产,对面料、式样的选择等等方面 经验不足,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开支费用一算,竟亏了一万多元。

      1991年,河北香河县工贸公司有一批出口俄罗斯猪皮服装业务,得知信息后,他便火 速赶往香河县工贸公司,经过谈判,他终于以每件180元的价格同该公司签订了供应2万件猪皮服装的合同。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了在上海生产皮装的经验和失败 的教训,黄邦谦对进料、加工、工期等进行了细致而精密的调查、计算。他认为自己组织生产在短时间内完成这大宗业务显然不可能。于是他自进皮料,制定标准, 将2万件皮装委托给40个加工场几百人加工。每天都有数百件皮装在北京加工好后运往河北。这次大宗外贸业务的成功,增添了他创大业的雄心和豪气。

      1994 年,当他得知外商云集的北京日坛宾馆南楼可以出租的消息,即火速赶往谈判,几个回合下来,他签下了承包该宾馆南楼的合同,创办了南楼服装市场(即北京对东 欧国家商务中心市场),吸引了国内100多家经营外贸服装的厂家和商户,产品辐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

      1998年上半年,当他发现北京大红门一带宾馆不多,生意往来频繁的浙江人在这里吃住不方便时,具有敏锐眼光的他,当年即以500万元的成本投入,通过改造集体企业厂房创办了集吃住和娱乐为一体的大红门宾馆。

      1999 年他在分析了北京的市场布局和走向后,和几个乐清老乡提出了在丰台区的环球橡胶厂厂区办市场的构想。一些股东一听,大呼:“你疯了,这个地方可是北京政府 部门定下来的重点工程外来人口居住点,想改变可能吗?”然而黄邦谦不愠不火,说:“只要我们把科学的数据及充分的理由提出来同有关领导沟通,我想要是开明 的领导,是会采纳我们的意见的。”2000年9月27日,几经努力,北京市政府正式发文同意在北京环球橡胶厂厂区办轻纺市场。当占地2万平方米的“众人 众”轻纺市场开业那天,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亲自为市场题词,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和北京市、浙江省的有关领导亲临剪彩。

      目前, 北京环球众人众轻纺市场位于京城服装商务核心区即“CBC”地区。近年来,市场不仅辐射到东北三省和天津、河北、山西、内蒙等省市,还吸引了香港、台湾以 及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成为京城最大的服装面料专业市场。这里的杭州丝绸一条街、灯芯绒一条街、辅料一条街更是各具特色,现 市场日客流量达到上万人次,年成交额成倍增长。

      北京众人众轻纺市场有限公司以“开拓、融合、求实、拼搏”为宗旨,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体现特色, 争创一流。在董事长黄邦谦的带领下,北京环球众人众市场目前已是京城最大的服装面料市场,商品已经辐射到全国各地。面临全国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 一体化的新形势,环球众人众市场坚持以用户需求和真心服务消费者为导向,坚持以诚信为本,质量第一,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赢得了广大商户和消费者的信 赖和支持。近年来,公司坚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不断拓展业务,先后在西安、温州投资项目,目前已发展成一家固定资产超亿元,集房产租赁、宾馆服务、服装批 发、面料经营、农业开发等产业多元化的品牌企业,成为行业的领航者。

北京环球众人众轻纺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在黄邦谦的带领下,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 国际知名的大型市场经营投资管理机构,锐意进取,积极实施“品牌再延伸工程”,把企业做大做强,为拓展国际市场和发展国内服装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公司在 2006—2009年4月连续四年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推介为“诚信维权示范单位”。 2007—2009年连续3年被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系统授予“文明单位”的称号。黄邦谦也在2006-2008年当选为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第四、五 届理事会理事。2006年当选全国商业优秀创业企业家。2007年被推选为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2008年荣获引领中国商业改革发展功勋企业家称号 等。2011年9月10日当选“中国流通产业十大经济人物”称号。
责任编辑:行业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