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集团—蒋锡培
2014-11-01 06:12:54 来源: 浏览:4719 打印
    

全国劳动模范
   远东集团董事局主席  蒋锡培

中共第一位民营企业家党代表蒋锡培
吉荣康
 
【蒋锡培】
          蒋锡培,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高级经济师,中共十六大代表。1990年2月,蒋锡培自筹资金180万元,征地3亩,带领28名青年好友,在无锡市经济最薄弱乡镇之一的宜兴市范道乡,创办了范道电工塑料厂。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200余亿元资产,员工10000余名,品牌价值评估170.76亿元,年销售超两百亿,以电线电缆、医药、房地产、生化和投资为核心业务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在全国近百个大中城市设有200 余家营销机构,电线电缆产销已连续16年位居全国第一。
 
【人生感悟】
        陋习的摧毁力,我们不可小觑。小而言之,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大而言之,则影响一国在它国心目中的形象。看见陋习而不知其为陋习,本身就是有陋习的人。知道其为陋习却不愿或不敢去克服它,更是陋不可习!一人不知其为陋习,是其个人的悲哀;人人都知其为陋习,却没有人敢去革除它,是整个时代之耻辱。
 
                                                                             ——蒋锡培
 
 
2002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世纪盛会。在众多代表当中,一位来自太湖之滨的民营企业家——江苏远东集团(现更名为远东控股集团)年仅39岁的董事长兼总裁蒋锡培,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位纯粹以民营企业家身份参会的党代表。
蒋锡培能获得这份殊荣也绝非偶然。十余年间,他带领远东历经四次改制,被理论界称为典范:从远东戴“红帽子”变身乡镇集体企业,到摘“红帽子”搞股份制,接着与国企合作,戴回“红帽子”搞混合所有制,最后又回归民营控股集团,这一改制历程,契合了过去30年来中国企业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四次浪潮: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中国民营企业改制路径的一个缩影,也是民营企业在过去30年来生存之道的一个缩影。
“变脸”成为乡镇企业
蒋锡培,1963 年 4 月出生于太湖之滨——宜兴市范道乡洋埝村。1981年高中毕业后,他不顾父母反对,放弃复读考大学的机会,跟随二哥到杭州学习钟表修理,最大梦想是赚够5万元,这个目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5年的修表生涯让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时浙江宁波、温州有很多家庭小作坊,也就是温州模式。蒋锡培受到启发,1985年回到家乡宜兴搞起了家庭作坊,主要做定时器和钟表发条,由于产品质量问题,结果不光赔光了本钱,还背上几十万元的债务。偶然听到大哥提供的一条信息让破产后的蒋锡培做起了电缆经销业务,两年间又快速积累起100多万的原始资本。1990 年 2 月,27 岁的蒋锡培自筹资金 180 万元,征地3 亩,带领 28 名青年好友,在无锡市经济最薄弱乡镇之一的宜兴市范道乡,创办了范道电工塑料厂,也就是今天资产过60亿的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当时,江苏以集体经济为重点发展方向,也就是所谓的“苏南模式”。国家对民营企业缺乏必要的支持,民营企业贷款非常困难,也很难招聘到高层次人才,在当时的环境下生存非常困难。为了求得资金以扩大生产,蒋锡培抱着一大堆甲鱼、鲑鱼去拜访一位银行行长,告诉行长自己有很多的定单,银行资金投进去一定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但是行长也很无奈:“小蒋啊,不是我不支持你,国家的政策我不能违背啊!”
于是,蒋锡培找乡党委书记张伯宏帮忙跑贷款,张伯宏则劝他改制为乡镇企业,并口头承诺:“改制后厂还是你们去管,乡里面不会过多插手。”蒋锡培明白,戴上“红帽子”,就可以从银行贷款、职工福利到税收,都可以得到政策支持,代价就是要丢掉辛辛苦苦积累的500多万元资产,企业经营和产权是两码事,家人当时都很反对。权衡再三,蒋锡培还是接受了乡政府的建议,把远东从民营体制改为乡办企业。不久,他就被任命为乡长助理,并入了党。此后,就拿了第一笔贷款20万,第二年又贷款到了100万,第三年,又有495万元贷款。同时,企业以乡政府下属企业的名义也顺利招聘到了大学生,企业发展马上突破瓶颈,到1994年,销售额达到了1.5亿,资产比“戴帽”前增长了10倍。
股改后全面起飞
苏南模式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是这种模式本身是有问题的,如权责不分、产权不明晰等等,久而久之,企业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活力。地方政府领导也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及早作出了反应,于是在全市推行了股份制改革。蒋锡培对乡镇企业产权不清晰、职责不明确、员工积极性不高等弊端深有体会,第一个接受了乡领导的建议。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组织人员南下广东,东赴浙江,北上山东,考察搞股份制的成功经验,并着手对企业的资产、产权进行全面审计、评估和确认,1995年把公司改成股份合作制企业。
落实入股计划并不顺利。当时,他们先是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乡领导带头参股,有的五千,有的一万。但大部分员工都不积极,害怕自己的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最终公司募集到1350万元的内部职工股和100万元的集体股。到年底,分红方案出来了,当年的回报率高达130%,没有买公司股票的人则后悔不已,1996年公司内部员工股猛增到4500万元。这样,远东就成功地过渡到了股份制企业,在经济上保持利益,在政治上及时避免了民营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可能有的纠葛,同时把员工捆绑到了“目标共识、责任共负、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的企业利益共同体之中,大大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改制后,公司先后引进了芬兰、美国、德国等国际及国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100多台套,进行技改扩能,使高附加值的产品在整个销售中的比例迅速增长,形成了年产25万公里电缆的产能,产销8亿元,使远东进入了全面起飞的阶段。虽然进行了改制,但不能公开说,对外还是说集体企业,因为“苏南模式”还是全国学习的榜样。后来省里还派过几个调查组到宜兴,调查集体资产是否流失,是否还在坚持集体经济为主,还有人提出,“把集体经济都改掉了,还是社会主义吗?”
探索混合型经济模式 攀亲国企成电缆大王
四家电力企业开出前提条件,远东必须放弃控股,但混合所有制让远东一举从行业的挑战者成为领先者。
“红帽子”摘了之后,企业发展很快,但电缆行业的进入门槛越来越低,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当时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电网建设成为国家的关注重点。而电网建设主要由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垄断着,于是蒋锡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几个大的国有电力企业引进来做股东,与国企联合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样就可以进入这一市场。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国有大中型企业战略改革政策,并开始鼓励民间和民营资本进入。
于是,远东在国家电力系统的重点企业寻求合作伙伴,终于和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电站装备工程总公司、国家电网建设有限公司、江苏电力公司四家国企达成了合作意向。在无数次谈判之后,对方开出了前提条件———远东必须放弃控股。好不容易重新做了企业主人,又要让别人来当老大?这让蒋锡培有些犯难,更遭到了其他股东和员工的一致反对,大家认为,公司当前发展很好,一年下来几乎是成倍增长,效益也不错,自己这样干下去钱也不会少赚,没有必要去冒这样的一个风险。
但蒋锡培非常自信,知道这个企业现在离不开他,他相信自己是做好这个企业最佳的人选。“如果国企老板把我免了,90%的责任是我的,我肯定不怪他们,因为你蒋锡培不称职。我想绝不是感情的问题,它一定是原则的问题,你违反了做事做人的原则了,你得让位了,你得下台了。”他力排众议,于1997年4月与四大国企正式签订协议,共同投资成立江苏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在股权结构中,四大国企的国有股占68%,老远东职工股占25%,而宜兴范道发展总公司占集体股7%,其中,华能相对控股新远东,占31%。华能一位司局级干部成为公司的董事长,蒋锡培则担任新远东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混合所有制让远东一举从行业的挑战者成为领先者,蒋锡培也得到了“电缆大王”的称号,公司电缆业务产销连续11年位居全行业第一。几年之后,在十六大报告中我们党才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1.4亿元赎身重返民企
  2001年,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新材料、生物制药等行业异军突起,蒋锡培看到了这些新领域的美好前景和未来,却因为自己所持股份的限制而无法获得董事会的支持。
  在过去的5年里,双方合作非常愉快,现在出现了分歧,大家都在理智地寻求解决办法。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我们觉得分开会更有利于大家的发展。于是大家就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判,进行新远东的分离。
  正在这时,国家新的电力改革方案出台,要求电、网分开,电力公司只能做电力项目。这意味着正在进行的远东分离工作,实际上契合了国家电力改革的精神。
  谈了一年多时间,最后双方友好分手,远东从华能等四家公司手中购回68%的股份,再度民营化,而四家公司除拿回投入的7000多万元本金后,还得到了7000万元的回报。接着,远东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制度,健全了董事会、监事会,成为了真正的民营企业集团。
  “这次我敢于‘脱帽’,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现在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好了,人们对民营企业不另眼相看了;二是国内电力公司自身开始改革,其综合产业与电力主业要分开,这将影响市场配置;三是市场招投标机制日益健全了,四大国企不可能放弃原则给我们市场,大家开始在一个公平的市场上竞争了。”蒋锡培说。
四次改制的成功使得远东无可置疑地成为了行业领军企业,今天的远东正在全力推动被外界称为第五次改制的整体上市,所不同的是这一次远东注重的是内外兼修,更注重的是治理结构的完善及其有效性。“我并没有刻意要把企业变来变去,只是顺其自然,什么样的机制体制适合于我们企业的发展,我们就应该去积极适应这样的环境和机制,审时度势做好自己的事业。”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很少有人能如此准确地把握政策的脉络,并顺势而为。
当选中共十六大代表
2002年,蒋锡培作为首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当他在申请表上“身份”一栏庄重地填上“民营企业家”五个字时,这个当年痴想着一辈子挣5万元钱的钟表匠,注定要被写进历史。“因为我是中共党代会历史上第一次纯粹以民营企业家身份参会的党代表。2002年6月3日,在中共江苏省代表大会上,宣布我当选十六大代表时,我非常激动,都站起来了。因为所有的候选人都非常优秀,何况我是一个民营企业家,那个时候得到了这么高的认可,特别是党组织的认可。”
  十六大首次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形式,确认了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政治地位,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极大地鼓舞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蒋锡培当选党代表也成为国家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个历史性突破被解读为“民营企业的春天来了”。
在蒋锡培的带领下,远东如今已发展为以电线电缆、医药、房地产、投资为核心业务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集团目前拥有员工5600余名,资产64亿元,远东品牌价值评估68.67亿元,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蒋锡培充分发扬慈善精神,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通过安置残疾人就业、援建希望小学、博爱卫生站、赞助地方文化团体、在大学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向慈善机构捐款、成立江苏远东慈善基金会、向灾区捐款捐物等方式累计捐助款项愈2亿元,支持教育、文化、卫生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19年来已安置残疾员工2000余名,彰显了一个企业家及企业公民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编者点评】
远东集团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当代民营企业的成长史和发展史,见证了中国民企从夹缝地带到阳光地带的历史变迁。蒋锡培先生的历史贡献,在于他紧紧跟上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节奏,解决了民营企业的“帽子问题”,意义深远。
责任编辑: